民居建筑是歷史的痕跡,是人類文明的載體,是我們密切相關(guān)、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筑風(fēng)格和風(fēng)格也多種多樣。
01、北京四合院
華北地區(qū)
四合院是華北民用住宅的組合建筑形式,是長方形庭院。這種庭院通常用于進出一個庭院。
一個家庭,住在一個封閉的院子里,過著舒適、休閑、安靜的生活,享受家庭的快樂,家庭的樂趣,自然有一種悠閑的氛圍。
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習(xí)慣,整個四合院大多采用對稱的方法建造。
在四合院里,它通常從北到南。有一個主房間,即北房,這是院子的主房間,東西兩側(cè),是東西廂房,一般比較對稱,建筑格式一般相同或相似。南面有一個南方的房子,與北方的房子相對應(yīng)。
在南北、東西房形成的角落里,也有耳房,有的用來儲存糧食,成為糧庫等倉庫,有的用作廚房;還有一個角落,一般是西南角的廁所;東南角大多是院子的門。
02、西北窯洞
中國黃河中上游,西北地區(qū)
中國黃河中上游是世界著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建造了一個獨特的住宅——洞穴,因為他們沒有房子,所以他們使用深、厚、三維的黃土層。
窯洞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土窯是靠山坡挖出的黃土窯。這個洞冬暖夏涼,保溫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首先用石頭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后用厚厚的黃土覆蓋,堅固美觀。
由于建筑洞穴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成本相對較低。
住宅平面布局多為嚴(yán)謹(jǐn)?shù)乃暮显盒问?,軸線明顯,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線方向由幾個庭院組成。一般來說,三入院是“目”字形的基本形式。
庭院之間多采用矮墻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為隔斷,有的庭院一側(cè)或后面還有花園。
03、皖南徽派民居
安徽省南部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選址布局深受徽州風(fēng)水理論的影響,特別注重水的建設(shè)。
青瓦和白墻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散落的馬頭墻不僅具有造型之美,而且具有防火、防止火災(zāi)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墻深院,一方面是防盜賊,另一方面是流離失所的遷徙家庭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個特點是以深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nèi)向庭院,周圍有高墻,外面幾乎沒有瓷磚,只有狹窄的天井照明和通風(fēng)與外界溝通。
這種以天井為中心,封閉高墻的基本形式是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生動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tài)。
皖南民居是兩層以上的建筑,中間有一個小天井,位于天井北側(cè)。大廳和天井之間沒有墻壁和門窗,這是一個開放的空間。
在大廳的北側(cè),也就是后面是木制的太師墻,太師墻的兩側(cè)是沒有門扇的門。太師墻前面放著長桌、八仙桌等家具。在大廳的東西兩側(cè),有幾組靠背椅和茶幾。人們經(jīng)常把一些電器放在上面作為裝飾。
04、川南民居
川南地區(qū)
川南民居是川南建筑的代表,充滿了川南人民的生活氛圍。它們往往建在山上,主要是斗式結(jié)構(gòu),木材工藝精湛,也被稱為川南的“立材房屋”、“穿架房”或“穿架結(jié)構(gòu)”。
它體現(xiàn)了當(dāng)?shù)刈匀蝗撕弦坏淖匀挥^、包容豁達的文化觀、流暢輕盈的審美觀等文化品格,成為我國民居建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
05、廣東鑊耳屋
嶺南地區(qū)
鍋耳屋是嶺南傳統(tǒng)廣府民居的代表,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粵西。它主要由青磚、石柱和石板制成。外墻有花鳥圖案。因為它的山墻像鍋耳,所以被稱為“鍋耳屋”。
鍋耳屋象征著官帽兩耳,意思是“領(lǐng)先”。只有著名的鄉(xiāng)紳才能使用它,這也是富裕家庭的象征。在明清時期,只要是富裕的村民,他們就會建造一個鍋耳屋來展示他們的財富和風(fēng)格。
鍋耳屋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質(zhì)感。
“三間”是指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cè)的房屋為“走廊”。
廊檐之間的這種布局,刻意營造出虛實結(jié)合的意境,不僅比封閉的北方建筑更開放,而且擰開了一個實用的閥門:
一方面,便于空氣循環(huán),消暑散熱;另一方面,建筑的骨骼與走廊相連,起到隔離風(fēng)雨、遮擋陽光的作用。
當(dāng)然,有些鍋耳屋的間數(shù)不止這些。開間越多,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有關(guān)。
06、閩南古厝
閩南地區(qū)
閩南古民居是指閩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在閩南語中,“屋”是房子,紅磚屋是用紅磚建造的房子,也是閩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建筑。
從平面布局來看,以紅磚房為代表的閩南傳統(tǒng)民居一般以庭院式為基本結(jié)構(gòu),主要有三合院和四合院兩種形式。
無論是主樓還是附屬建筑,都以大廈大廳為中軸線,以大廳為中心組織空間,主次分明,堅持中國傳統(tǒng)民居對稱、嚴(yán)謹(jǐn)、封閉的傳統(tǒng)。
07、客家民居
贛南地區(qū)
贛南地區(qū)是過去客家人的重要配送中心,也是今天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在長期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中,它孕育了“團結(jié)、節(jié)儉、文明、開放”的客家精神和輝煌的客家文化。
其中,贛南客家民居是這一文化的直接映射,結(jié)合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對自然社會的認(rèn)知和審美意識,呈現(xiàn)出依山傍水、同宗聚居、樸素有序的民居特色。
客家民居也改變了各種各樣的建筑形式。
贛南為了突出防御功能,客家人建造了高大的方形圍墻;在閩西,客家人聚集在一起,出現(xiàn)了像蝸牛坑土樓這樣的圓形客家土樓;在粵東梅州,客家人建造了方圓結(jié)合更注重生活功能的圍龍屋。
客家圍墻和客家土樓具有較強的軍事防御能力。圍墻比土樓的門少。每扇門都是用鐵和三層木頭包裹的。最重要的是,圍墻的四個方形圍墻和四個角落都有一座高出的炮樓,所以“沒有軍事死角”。
客家民居建筑比較講究。
建設(shè)前,必須按照“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格局進行調(diào)查和選址;根據(jù)“涉水藏鳳”的要求,“尋龍”、“察砂”、“觀水”、“點穴”,從大四境到具體界址,分步確定居住方向,最后選擇吉日時辰立“泰山石敢當(dāng)”,開工動土。
房屋結(jié)構(gòu)分為前后建筑,中間有天井,中軸線有大廳,其余稱為部分大廳或水平大廳。房間是二樓,樓上用于儲藏,樓下用于臥室或書房。門前通常有一個大場地,稱為“禾坪”,用于干燥物品。
08、蒙古包
草原之上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住宅。自匈奴時代以來,它一直在使用。
蒙古包是圓的,周圍的側(cè)壁分成幾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約230厘米,用條木做成網(wǎng)狀,幾塊連接,圍成圓形,長傘骨圓頂,與側(cè)壁連接。
帳頂和四壁被毛氈覆蓋或包圍,用繩子固定。
在西南墻上留一個木框,用來安裝門板,帳頂上留一個圓形的天窗,以便采光、通風(fēng)、排放炊煙、夜間或風(fēng)雨雪天覆以氈。
蒙古包最小直徑300多厘米,大的可容納數(shù)百人。
09、傣家竹樓
傣族村寨
傣族竹樓位于平壩附近,河兩岸,湖沼四周,翠竹環(huán)繞,綠樹成蔭。
這種竹樓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綁在柱子上。
上層近梯處有一個露臺,轉(zhuǎn)入一個長形的大房間,用竹籬隔開一個角落,作為主人的臥室,同時存放重要的錢物。
其余的是大敞房,屋頂不是很高,兩邊傾斜,屋檐和地板,沒有窗戶。
如果屋檐稍高,兩邊也有一扇小窗戶,后面也有一扇門。大樓的中心是一個火池。無論冬夏,日夜燃燒,做飯煮茶,都在這場火災(zāi)中,主客聚在一起聊天,蹲在爐子旁或坐在爐子旁。
屋頂用茅草覆蓋,梁、柱、門、窗、地板全部用竹子制成。這種房子的建筑極其方便,只需要砍大竹,聚集鄰居幫忙,幾天就能造成;但也容易腐爛,每年雨季過后都要重新修復(fù)。
10、土家族吊腳樓
土家族地區(qū)
吊腳樓是土家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壯族、水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建筑。
所有的建筑都是一村一寨寨,很少有單戶。
所建房屋多為木結(jié)構(gòu)、小青瓦、格子窗、屋檐懸掛、木欄扶手、馬角、古色古香。一般家里都有小院子,院子前面有柵欄,院子后面有竹林。
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墻,松亮,一家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
吊腳樓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它們大多建在山上,呈虎坐形和三合院。注意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主房分為三間、五間和七間。
吊腳樓有許多優(yōu)點,高懸地既通風(fēng)干燥,又能防毒蛇、野獸。
雜物也可以放在地板下面。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yōu)雅的“絲檐”和寬敞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
民居建筑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我們對過去和歷史的記憶。
在奔向新生活的同時,我們應(yīng)該把老房子和過去還帶上記憶。
在倒塌和遺忘之前,我們需要聽老房子的心聲,聽我們民居建筑“教科書封面”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