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云南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區(qū),地形高差變化較大,北為山,東為高原,西為平原。全區(qū)氣候差異也很大,山地海拔1700米,溫帶氣候;平原海拔750-900米,亞熱帶氣候;有些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經(jīng)是熱帶氣候了。傣族人多住在平壩地區(qū),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四季沒有區(qū)別。因此,干欄式建筑是一種非常合適的形式。由于該地區(qū)竹材豐富,許多住宅都是用竹子建造的,稱為竹樓。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傣族建筑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環(huán)境和人口、經(jīng)濟、宗教、政治、科技、意識形態(tài)等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以西雙版納傣族住宅為代表的優(yōu)美靈巧的干欄建筑、元江、紅河一線傣族住宅為代表的厚重堅固的平頂土掌房,以及優(yōu)雅豐富的佛寺建筑。?



西雙版納曼丟古村落,依山傍水,是傣族傳統(tǒng)第二代、第三代干欄式民居建筑保存完好的村落之一。傣族傳統(tǒng)建筑為干欄式結(jié)構(gòu),分為上下兩層,形狀如鳳凰展翅,有傳說是當?shù)厝税凑湛酌鞯拿弊有螤罱ㄔ斓?。傣族稱之為非常。樁柱負重,木結(jié)構(gòu)休息山頂,屋頂大而陡,屋檐重,防雨遮陽,造型簡單自然。


干欄式建筑屋頂為人型,西雙版納為熱帶雨林氣候,降雨量大。人屋頂容易排水,不會造成積水。傣族竹樓一般為上下兩層高腳樓,高腳是為了防止地面潮濕,竹樓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養(yǎng)家禽的地方。上層是人們居住的地方。這一層是整個竹樓的中心。室內(nèi)布局非常簡單。一般分為大廳和臥室兩部分。大廳位于木梯入口處,相對開放。中間有一個大竹席。這是招待游客和討論事宜的地方。大廳外面有陽臺和走廊,陽臺走廊上有傣族人最喜歡的打水工具,如竹筒和水箱。這也是傣族婦女做針線活的地方。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大廳里通常有一個火池,在火池上架一個三角形支架,用來放鍋、鍋等炊具,是做飯的地方。從大廳里走到里面是一間用竹圍或木板隔開的臥室。臥室地板上還鋪著竹席。這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大,遮擋物少,下層四面空曠。每天早上牛馬出欄的時候,糞便都會被清除,讓整天陽光明媚,住在上層的人不會被污穢熏蒸。傣竹樓通風良好,冬暖夏涼。非常適合版納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粗竹做房子的骨架,竹編做墻,地板或竹條,或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根。因此,竹樓材料簡單,施工方便快捷。


據(jù)民間傳說,傣族竹樓首先是帕雅桑建造的。建造房屋的祖先首先受到芋頭葉和香蕉葉的啟發(fā),用樹葉建造了一個平頂?shù)娜~屋。但平頂?shù)娜~屋根本擋不住雨,人們住在房子里仍然遭受風雨。后來,受獵狗坐在地上下雨姿勢的啟發(fā),他建造了一個叫做杜瑪點的狗頭棚,并將平頂屋頂改為部分建筑。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這種房子可以避雨,但還是不能避風避濕。大雨不時飄進屋內(nèi),屋內(nèi)地面泥水橫流,不方便居住。帕雅桑決心重建一個既能遮雨又能擋風又能防潮的房子。他不斷地建造和拆除,但他從未想出一個好的建筑計劃。一個風雨交加的早晨,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金鳳凰飛來飛去,落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低頭垂尾,翅膀微微張開,雙腳立地,做出了飛翔的趨勢。在金鳳凰的啟發(fā)下,帕雅桑突然想出了蓋高腳竹樓的主意,按照鳳凰低頭垂尾張翅的姿勢,蓋上了烘亨竹樓。后來演變成現(xiàn)在的竹樓。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傣族竹樓獨立成立,以整潔美觀的竹柵欄為庭院墻(矮墻為庭院墻也很常見),標明庭院的范圍。庭院種植花果,香蕉葉搖扇,竹襯托,果樹遮蔭,花裝飾,竹樓像花園。竹屋遮蔭,可避免地下水分浸泡人體,避免地表熱氣熏蒸,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非常舒適的臥室。

分析傣族傳統(tǒng)建筑民居特點


有資源的人可以聯(lián)系云南昆明的老房子和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