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寺位于重慶涪陵新妙鎮(zhèn)東郊普陀山,始建于明末崇禎年間(約1643年),緣起《三孝記》中“安安送米”的傳說。姜安安之母龐氏因小姑搬弄是非,公婆誤聽、逼子休妻。含冤忍辱的姜母憤而上山削發(fā)修行。先結草為廬,開荒自食,后化緣建廟,取名:“白云庵”。飽經風雨的龐氏從此以青山白云、青燈黃卷為伴,修持到圓寂。白云庵歷經250年,傳缽五代,于1893年始改名為“白云寺”。清末(1906年)又更名為“紹宗寺”。紹宗寺于1910年春由重慶羅漢寺方丈海清法師回鄉(xiāng)重建,始改名為“普陀寺”。
普陀寺為明清庭院式建筑,總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布局合理,造型精美。主建筑為天王殿、觀音殿、韋陀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羅漢堂、鐘鼓樓等。殿宇雄偉、佛像莊嚴。配套建筑有香房、客堂、齋堂,四周回廊環(huán)繞,相互對應,還有六座花園、五處亭閣,桃園、茶園、猴兒壩、放生塘、和尚塔及廣場等設施。禪院古樹參天,花木竟秀;時有松濤陣陣、鳥聲合鳴。朝山信眾,一入佛地,頓覺息妄除念,塵慮全消;觀光游客,看圣山靈境,聞長空萬籟,亦樂不思歸。
涪陵普陀寺地址
重慶市涪陵新妙鎮(zhèn)東郊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