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位于北京市東北角。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在這里建了一座住宅,并給了四個兒子雍親王,稱為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宮殿,稱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在那里停放了棺材。因此,雍和宮主要宮殿的原始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
由于乾隆皇帝誕生于此,雍和宮出現(xiàn)了兩位皇帝,成為龍潛福地。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wù),無定員??梢哉f雍和宮是清中后期中國最高的佛教寺院。1983年被國務(wù)院認定為漢族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雍和宮朝南,占地面積6.6公頃。據(jù)1950年統(tǒng)計,共有661間房間,其中238間是佛殿。它的建筑風格非常獨特,融合了融漢、滿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建筑藝術(shù)。整個寺廟的建筑分為東、中、西三條路。中路由七個庭院和五層宮殿組成,左右有各種宮殿和建筑。
中路建筑主要包括牌樓院、昭泰門、天王殿、雍和宮、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
牌樓院位于雍和宮最南端,大門位于東向西,東、西、北各立一個木牌坊,南側(cè)有一堵黃綠色琉璃磚的影墻。
牌樓院北為昭泰門,中間為正門,兩側(cè)各有一側(cè)門,黃琉璃瓦歇山頂,棋盤門。
昭泰門北為天王殿,又稱雍和門。殿原為宮門,后改建為天王殿。殿面寬五間,黃色琉璃筒瓦歇山頂,重五踩斗拱,印章畫,前檐為屏障天花板,明二間為門,尖間為門式斜方格窗。后檐為五抹斜方格門窗,明二間為門,尖間為窗。殿內(nèi)為井口天花板,地面鋪方磚,供布袋尊者和四大天王雕像。
殿北有御碑亭,又稱四體碑亭。黃色琉璃筒瓦的重檐和四個角落都有尖頂。上檐是昂貴的五踩斗拱,下檐是單翹、單昂、五踩金斗拱和印章畫。亭子里有一四個方碑,上面刻著乾隆皇帝寫的《喇嘛說》,上面寫著滿、漢、蒙、藏四個字。
雍和宮位于碑亭北側(cè)。殿原為王府銀安殿,現(xiàn)相當于一般寺廟的大雄殿。殿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面寬七間,單翹重斗拱,還有印章彩畫。前面有一個月臺,周圍是黃、綠、紅琉璃磚墻。明朝的房間里掛著龍華牌匾,上面寫著雍和宮,上面寫著雍和宮,上面寫滿了漢、蒙、藏四個字。殿內(nèi)有三尊青銅泥金佛像和蒙麻潑金十八羅漢佛像。
殿前東西有配樓,東有溫度孫殿(密宗殿),西有擦尼特殿(講經(jīng)殿),均為灰筒瓦重檐硬山頂重樓,面寬7間,后廈3間,上下層均出廊。
雍和宮北為永佑殿,原為王府宿舍。后殿因崇拜雍正帝的形象而改名為神殿。乾隆九年(1744)行宮改建寺廟后,改名為今名。黃琉璃筒瓦歇山頂,五面寬,五面重。前后都是三交六棱花門窗,下面有龜背紋綠琉璃壁,前面有三個陛下臺階。殿內(nèi)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佛像,殿前有東西配殿,分別是額椅殿(醫(yī)學殿)和寧阿殿(數(shù)學殿)。
出永佑殿后門,即入法輪殿庭院。法輪殿是舉行法事的地方,建筑平面十字形,面寬七間,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前出軒后各五間,軒廈均為黃筒瓦歇山卷棚頂。殿頂四側(cè)有一個懸掛在山頂天窗上的黃筒瓦,殿頂和天窗頂上有一座藏式鍍金寶塔。殿內(nèi)供奉著一尊高6.1米的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坐像,如500羅漢山背后的紫檀木雕,以釋迦牟尼為主題的東西壁壁壁畫。
戒臺樓位于法輪殿西側(cè),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造的。乾隆皇帝為了迎接六世班禪進京而建造了他的生日和戒律;班禪樓位于法輪殿東側(cè)。起初,供奉藥師佛的法壇被稱為藥師樓。六世班禪進京時,以此為住所,因此得名。兩樓都是黃筒瓦重樓的山頂,上層九間有走廊,下層二十五間南面有三個陛下臺階四層。
萬福閣是法輪殿之北,是雍和宮寺建筑中北端最高的建筑。閣為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重檐重樓,高25米,上、中、下層寬、深五間。上層為重昂五踩斗拱,與印章彩畫,中間牌匾為圓觀并應(yīng);中間層為重昂五踩斗拱,與印章彩畫,周圍有走廊和護欄板,中間牌匾為凈域慧因;下層為單翹單昂斗拱,與印章彩畫,前后三出陛,中間懸掛龍華牌匾,上面有滿、漢、蒙、藏四本書。閣內(nèi)供奉一座木雕邁達拉佛(彌勒站像),地上18米,地下8米,總高26米,主要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
萬福閣東西兩側(cè)分別為永康閣和延綏閣,中間由懸空閣道式飛廊連接。綏成殿位于萬福閣北端,是雍和宮中路最北端的建筑。黃色琉璃瓦硬山頂,重屋檐和重樓,上下走廊,面積7間。殿前有一個月臺,與萬福閣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