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寺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位于上海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有500多年的歷史。2005年,寶山寺重建。新寺廟為晚唐宮殿式建筑風格,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位居上海佛寺第一。游客們都稱贊了這座建筑的完美和莊嚴。
寶山寺所有建筑均采用非洲紅花梨純木。根據古代建筑書籍《法國建筑》,采用手工榫卯搭建,結構嚴謹,簡約厚重。上圖中的寺廟山門重約一噸,簡單的門栓讓人感受到唐韻的古風。
寺廟采用傳統(tǒng)的伽藍縱軸布局,宏偉壯觀。當你沿著蓮花池上的拱橋進入山門時,你首先看到的是巍峨的天王殿、鐘鼓樓和高聳的花崗巖經典建筑。
據說上海是彌勒菩薩的道場,所以天王殿里供奉著一尊彌勒菩薩,他是在兜里率天修行的。銅像戴著五個佛冠,佩戴著瓔珞,莊嚴善良,有五種智慧和完美的美德,被稱為天冠彌勒。左右兩側的銅鑄四大天王形象獨特,威嚴而立。
大雄殿是寺廟的核心建筑,氣勢磅礴,凝重沉穩(wěn)。釋迦牟尼佛供奉在寺廟的中間,兩側都有兩位尊者:迦葉和阿難。東奉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西奉大行普賢菩薩。五尊雕像莊嚴,均為銅鑄貼金(衣服用金箔,皮膚用泥金)。
觀音殿供奉一尊銅鑄水月觀音。據說觀音菩薩曾經化身為一位美麗的婦女,在姑蘇城的水邊建了一個高臺,超越了被金兵殺害的人。因此,到目前為止,蘇州和杭州的大部分供應仍然是水月觀音。值得一提的是,寺廟里的佛像來,然后增加了寺廟的屋頂和大門,這足以說明當時的巨大項目。
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專家也參與了寺廟的重建。作為唐朝的直接弟子,日本完全繼承和保存了唐朝文化,這也是建筑學家梁思成多次去日本學習的原因。寶山寺的一些建筑也略帶日本和諧的風格。
寶山寺的建筑完全由純木榫卯組成。即使再過一兩百年,它們仍然可以一個接一個地拆卸和重新組裝。如果任何材料腐爛,可以隨時更換。寺廟自開放以來,經受住了自然環(huán)境和極端天氣的多次考驗,到目前為止只換了一塊瓷磚。(文本/隨機代碼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