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貴廟,位于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nèi)的保護區(qū)內(nèi),阿貴廟是內(nèi)蒙古地區(qū)紅教喇嘛的唯一寺廟,被列為自治區(qū)十二大廟宇之一。阿貴廟始建于1798年,藏名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貴。阿貴的意思為山洞,因為此處奇洞攀巖,故得名阿貴廟。后來清朝理藩院為其更名“宗乘寺”,并且贈滿、蒙古、藏、漢四種文字雕刻的宗乘寺字樣大匾一塊。
喇嘛教最初傳入蒙古地區(qū)是在元朝,到了明朝以后已經(jīng)被廣泛傳播。明朝政府給西藏執(zhí)政派黃教喇嘛以種種優(yōu)厚待遇,支持他們到蒙古封建貴族中講經(jīng)、勸話,這期間,黃教喇嘛大量印刷出版藏經(jīng),制造各種法器,派工匠,撥器材,支持修建廟宇,喇嘛教很快在蒙古地區(qū)傳播。經(jīng)過600多年的盛傳,尤其在滿清王朝的扶植下,喇嘛教逐漸變成了蒙古全民族信仰的宗教,上層喇嘛被授予各種封號、特權,當喇嘛不用納稅,不用服兵役,不用出勞役,生活費用由民眾上供和國庫撥給。在當時盛行的喇嘛教潮流中,坐落在磴口縣境內(nèi)的阿貴廟成為內(nèi)蒙古西部蒙古族布爾尼特部落、烏拉特部落、阿拉善部落紅教喇嘛最具規(guī)模的活動場所,它轄有子廟、兒駝廟、溝興廟、麻尼圖廟、蘇布日格廟。阿貴廟屬藏傳佛教紅教派,即寧瑪教派,奉8世紀到西藏傳播佛教的古印度僧人蓮花生為祖師。該派喇嘛戴紅帽,著紅衣,故稱紅教。紅教派的特點是用酒、肉、蔥三種食物祭齋敬神,缺一不可;沒有受過箴言戒者不能誦咒祭神;信守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當法術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紅教的這些獨特之處成為阿貴廟名揚四海的原因之一。
據(jù)廟里現(xiàn)任的大喇嘛介紹,阿貴廟極盛時有喇嘛400多人,順山勢而建成的主殿及左右配殿共981間。大雄寶殿左右有拉生獨貢、薩呼森獨貢、喇不仁尚獨貢、農(nóng)尼吉薩、依克吉薩、甘珠吉薩、敦克爾吉薩、淖音爾吉薩、孟克農(nóng)尼、喇木得吉薩、道其得吉薩11座配殿,蒙古包54座。小山溝西側是紅教派本尊木仁楊生殿,即馬頭金剛殿。馬頭金剛神是慈悲觀音的化身,最為寧瑪派所崇拜,香火最盛。東西兩溝間有大吉沙(招待所)13處,喇嘛住房千余間。此外,還有200峰駱駝、50匹馬、8頭牛、400只羊。每逢重大祭日,各地教徒游客云集,多時近萬人,年布施收入達1萬多銀元。
如今的阿貴廟仍然依山隔水而建,海拔1500米,占地100多公頃,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從現(xiàn)今的面貌,我們?nèi)匀豢梢韵胂蟮贸霭①F廟當年的輝煌和繁盛。近看阿貴廟,依山勢而建成的大雄寶殿宏偉壯觀,殿堂內(nèi)木雕斗拱,石刻盤龍,雕梁畫棟,佛光熠熠。寶殿內(nèi)供奉著釋迦牟尼像,配殿內(nèi)供有紅教派本尊達不仁和生像。倘若你在農(nóng)歷七月初十來到這里,就會趕上阿貴廟廟會,廟會上鼓樂齊鳴,香火繚繞,念經(jīng)誦佛之聲如歌如潮,拜佛朝圣,旅游觀光之人絡繹不絕。
沿著山間的石階登高,可以清楚地看到阿貴廟的全貌。廟里的喇嘛告訴記者,到了春暖花開時,整個廟宇被青山環(huán)抱,一溝南北貫通,青溪順溝而下,如白絹飄落,山勢如雕似琢,顏色丹青難描。山上層巒疊翠,清溪瀉玉;寺前清流漣漪,碧波蕩漾;周圍綠樹成陰,山花爛漫,芳香醉人,加上百鳥的鳴叫聲,儼然一派人間仙境。
洞窟奇特是阿貴廟的又一個特色。在阿貴廟四周的懸崖峭壁上,鑲嵌著阿貴洞、上樂金剛洞、公主洞、水簾洞、護法神洞五個天然巖洞,形成了一奇、二幽、三高、四險的佳境。洞內(nèi)石筍林立,神燈閃耀,彩塑栩栩如生。
阿貴廟的魅力還遠遠不止這些,它的那些難解之謎和動人傳說更是時時吸引著無數(shù)的游人。在阿貴廟前有一塊懸石,懸石上有一個人的赤腳印,傳說是祖師蓮花生大師離洞時所踩。腳印皮膚紋理和5個腳趾頭擠壓出的隆起形狀惟妙惟肖,堅硬的巖石仿佛是任人踩捏的軟泥。懸石下卻是絕壁千仞,“能工巧匠不能至也,鬼斧神工不能為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從阿貴廟順溝下行500米的東山腰間有條崎嶇的盤山小道,拾階上行約400米處,陡峭的壁間有一山洞,這便是洪羊洞。該洞呈弓形,進到里面要下臺階,據(jù)傳,臺階下有深洞,用大石板蓋著,是去西藏的通道,真實與否卻一直無人考證,也許是古人對洞深的夸大說法吧!洪羊洞周圍還有達日蓋洞、加日格素洞、雙布格日洞、老本親洞。據(jù)說“李陵碑”、“楊繼業(yè)存尸”、“孟良盜骨”和“焦贊焚山”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洪羊洞壁上,鑿有兩個一米見方的神龕,神龕用木頭鑲邊,里面各有塑像一尊,一為焦贊,一為孟良。據(jù)傳,因為孟良盜取楊繼業(yè)尸骨有功,人們就立塑像來供奉他。洞內(nèi)的紅土俗稱玉光土,信徒們?nèi)《尾。彩敲舍t(yī)常用的藥材之一,后來經(jīng)過有關部門化驗,該土含有藥物成分,可以治療皮膚病、胃病等。
與阿貴廟一山之隔有一處景點,叫夫妻石。相傳,活佛蓮花生大師離開阿貴廟時,信徒們要求他留下醫(yī)治百病的奇方妙藥,蓮花生大師就贈給人們洪羊洞的玉光土和格爾敖包溝內(nèi)的泉水,并且派金童玉女守在泉邊,因為金童玉女凡心太重,不守神規(guī),被蓮花生大師作法變?yōu)榉蚱奘km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但是這里的泉水卻因此而名揚天下。此泉水終年自流不息,日流量110噸,被當?shù)啬撩穹Q為神泉。新一代的企業(yè)家抓住商機,將晶瑩甘甜有益人體健康的泉水開發(fā)成了阿貴廟礦泉水。經(jīng)過國家地礦部、衛(wèi)生部等有關部門鑒定,阿貴廟礦泉水中含有2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礦泉水清澈透明無懸浮物,水質(zhì)優(yōu)良,具有保健功能,屬于綠色食品。
廟區(qū)周圍的陰山巖畫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巖畫群之一,其中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經(jīng)濟、文化、狩獵、宗教活動的巖畫1萬多幅。這些巖畫構圖豐富多彩,最大的面積達400平方米。
阿貴廟東側的哈日那溝右方有座漢代石城:雞鹿塞,它那5米高的城墻,著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據(jù)說王昭君出塞時曾經(jīng)下榻于此。沿著山隘口左右兩側秦漢時期留下的烽火燧、石墩、石臺伸延數(shù)里,是溝通山前山后的重要通道,史稱北絲綢之路。站在這些古跡面前,仿佛可以聽到陣陣駝鈴聲,往日商賈云集的景象不斷地在腦海中浮現(xiàn)……
歷史上的阿貴廟以它建筑的宏偉壯麗,佛教活動的繁榮和引人入勝的神話傳說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宗教人士和考古學者??上绱溯x煌的佛教圣地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厄運,被毀壞殆盡。
上個世紀50年代末,因為喇嘛們開始投入生產(chǎn)、放牧,部分大殿、廟倉關門,無人看管,房屋倒塌,用具損失,牧畜入社?!拔幕蟾锩遍_始后,廟宇被視為四舊拆除,喇嘛被當成牛鬼蛇神批斗,沙布仁喇嘛含冤被害。
除整座廟宇群被毀外,阿貴廟殿堂內(nèi)供奉的佛像、珍貴供品、法器價值無可估量。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廟宇中遺失或被毀掉的除了殿堂內(nèi)的配套設施外,還有地毯231塊、牛毛毯36塊、各種型號銀盅合155斤、紅銅盅合505斤、含白金盅合768斤、銅盅合1740斤、大小銅器盤、碗、布巴千余件,大小鍍金、鍍銀、純銅制佛像1000多尊,銅制鍍銀人腦骨一個、銅制鍍銀女孩股骨一個,用來訓鬼鎮(zhèn)邪的銅制鍍銀人骨60具,鑲有珍珠、瑪瑙、金銀等裝飾品的綢緞跳鬼服157套。而清廷贈予的宗乘寺牌匾也不知去向,蓮花生鍍金塑像和供千人吃飯的七口大鍋被砸,經(jīng)書史料除了抗戰(zhàn)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偷走了部分以外,剩余部分被燒毀一空。廟宇周圍的蒼松、翠柏、山榆也被人砍伐一空。從那時起,這里靜悄悄地沉睡了15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不斷落實,阿貴廟又重現(xiàn)了生機。各級政府撥款修復了正殿,磴口縣喇嘛們重返阿貴廟,通過各方面的幫助和喇嘛們自身的努力,阿貴廟首先恢復了洞窯祭典,重新塑造了佛像,蓋了十幾間廟倉房,恢復了宗教活動。喇嘛們自己蓋起了20多間房屋,有的常住下來。近幾年來,一些施主募捐了部分建設資金和建筑材料,重建了宗乘寺、拉生獨貢、薩呼生獨貢,鋪設了攀洞石梯,架設了護欄。在慶·羅布桑道爾吉的主持下,20多個喇嘛按時舉行各項活動。阿貴廟又以名勝古跡的身份使廣大香客們過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成為人們朝拜的勝地。阿貴廟燦爛輝煌的過去和種種神奇?zhèn)髡f,使得慕名者絡繹不絕,朝拜者成群結隊。然而,無論是廟宇的規(guī)模、殿堂內(nèi)的陳設,還是廟內(nèi)的管理秩序及內(nèi)外環(huán)境都今非昔比,這不能不讓千里迢迢極興而至的游客為之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