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是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勝州,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它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創(chuàng)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
哲蚌寺整體布局
哲蚌寺三面環(huán)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樹木和灌木覆蓋著,前臨拉薩河及開闊的谷地平川,整個寺院依山勢逐級修建佛殿經堂、扎倉僧舍,群樓聳立,層次錯落有致,規(guī)模宏大。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甘丹頗章、四大扎倉及康村、僧舍等,各個建筑單位之間既相互聯(lián)系,又自成體系。大殿和主要經堂均覆以金頂,加有法輪、寶幢等裝飾,多姿多彩的裝飾與高聳林立的殿堂樓宇交相輝映,巧妙地形成藏傳佛教寺院奇特莊嚴且富麗堂皇的景象,其內部基本分為三個地平層,即院落地平、經堂地平和佛殿地平,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步升高的格局。
哲蚌寺建筑結構
哲蚌寺建筑結構嚴密,殿宇相接、群樓層疊,每個建筑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即落院、經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其中規(guī)模宏大、雄奇莊嚴的措欽大殿,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陽扎倉,粗厚古樸;布局嚴密的阿馬巴扎倉,高聳森嚴;富麗?;实母实ゎH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頂、法輪、寶幢、八寶等佛教題材加以裝飾,增強了佛教的莊嚴氣氛,使建筑整體上顯得更加宏偉壯觀。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傳授佛教經典。寺內共有4個僧院(扎倉)、29個康村。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四大扎倉(即羅賽林扎倉、德陽扎倉、阿巴扎倉、郭芒扎倉)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
哲蚌寺主要建筑
蚌寺的殿堂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從宗教意義上講最著名的是“強巴通真”殿,從政治意義上講最重要的是“甘丹頗章”殿?!皬姲屯ㄕ妗保◤浝找姷媒饷摚┑钗挥诖霘J大殿三樓西北側,規(guī)模不大卻因主供彌勒八歲等身像而著稱。前來膜拜的信徒絡繹不絕。殿門上還懸掛著一塊漢文橫匾,上寫:“穆隆元善”,匾上刻有橢圓形篆字圖章一枚,文為“大清道光丙午年孟秋印”;后有圖章兩枚,一枚刻著“鐵穆氏”三個字,另一枚刻著“琦善之印”四字。殿內還供有該寺的鎮(zhèn)寺之寶:白色海螺。宗喀巴命令絳央曲結·扎西班丹修建哲蚌寺時,將把修建甘丹寺前宗喀巴親自挖掘出來的白色海螺交給扎西班丹并預祝建寺成功。此伏藏品海螺一直珍藏在彌勒殿。
寺內主要經殿有六個:1、甘丹頗章,2、錯欽大殿,3、密宗院,4、洛賽林院,5、郭芒院,6、德陽院。
主要佛像有:見解彌勒佛、金剛怖、不動佛,還有金寫甘珠爾、大戰(zhàn)佛莽歷史悠久、舉世無雙的真品和不計其數(shù)的各種鍍金佛像、唐卡、佛經等珍貴文物。另外寺廟四大僧院中有三個顯宗院和一個密宗院,三個顯宗院都依據(jù)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經典的基礎上各持己見,洛林院習用班禪索扎之經典,郭芒主修貢欽降央協(xié)巴之經典,德陽則根據(jù)五世達賴喇嘛的經典進行修持。
丹頗章
甘丹頗章為極樂宮,建于公元1530年,由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時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都在這里居住過并歷任該寺赤巴。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建立了強有力的地方政權,因政務在該頗章(頗章意為宮殿)處理,故名甘丹頗章政權,甘丹頗章遂一度成為西藏地區(qū)政治權力中心,后來五世達賴遷往布達拉宮處理政務。
甘丹頗章位于哲蚌寺的前部左側,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建筑單元頗章四周圍墻高聳,呈現(xiàn)一種古城堡的建筑風格。最初在哲蚌寺內有一處帕珠地方政權官員的住所,叫多康俄姆,公元1518年,帕珠第十一第斯把它貢獻給時任哲蚌寺第十任堪布的第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改名為甘丹頗章。在三世達賴喇嘛時期進行了擴建,形成眼下的規(guī)模。此后四、五世達賴喇嘛都住在此處,直到公元1645年重修布達拉宮以后,達賴喇嘛才從這里移住布達拉宮。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建立了強有力的西藏地方政權,因權力機構設在該頗章內,故被稱為甘丹頗章政權。
甘丹頗章的建筑也是逐層升高的,從平面上可分為三部分,步入前門是一范圍不小的院落,入院上27級石階,登臨該殿大院內,大院內左右和前部都是上下兩層的明廊建筑和一些住房,后部是頗章的主體大樓,高三層。第二層是原達賴喇嘛處理政教事務的場所。三層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地方。
哲蚌寺措欽大殿
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措欽大殿位于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積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石鋪廣場,面積200平方米,登上17級寬廣的石階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的經堂規(guī)模宏大,有房221間,有柱183根,面積約1800平方米。其中心升起一層構成面積一百多平方米的高敞天窗。經堂雕梁畫棟,依柱是懸幢,幃幔交織,五光十色,加上后面醒醒目的鎏金銅像,盞盞長明油燈,顯得十分富麗堂皇。堂內供奉的佛像造型精美生動,特別是正中的廣殊菩薩及大白傘蓋佛母,高大而精致,佛像的背光、周圍的邊飾和雕獸造型生動,是罕見的精美藝術佳作。
大殿后部為“堆松拉康”(三世佛殿),三進三間,高達兩層樓。前門頂部開有前向高敞天窗,較好地改善了室內采光。三世佛各與其隨身二弟子組成一組,置身塔形佛龕中。正中為釋迦佛及二弟子,佛龕為三座鍍?yōu)殂~塔。這種佛龕裝飾是其他地方極少見到的。佛殿兩側塑以高達丈余的八大隨佛弟子形象,神容嫻雅,婀娜多姿,嫵媚動人。佛殿門內兩側則分塑金剛力士和馬頭明王。堆松拉康是哲蚌寺最早的拉康之一,系絳青曲結時期所建,其內現(xiàn)有的建筑和塑像帶有濃厚的早期色彩。拉康背后和側面筑有一周回廊,回廊北段保留著珍貴的早期壁畫,回廊出口還存有同治年御筆匾額一方(長3米,寬1.2米,厚4厘米),中心楷書“輸誠向化”4字。堆松拉康的左側是“彌旺拉康”。其內塑一尊高大的12歲身量的強巴佛坐像,身在下層而頭部達于二樓。該佛像由頗羅彌旺出資塑造,故其稱為“彌旺強巴”,佛像比例勻稱,刻畫細膩,形象親切感人。堆松拉康的右側是“倫崩拉康”。其內前邊有兩座較小的白塔為“倫布佛塔”;后部并列三座銀塔:中心為第三世達整風(索南嘉措)靈塔,高6.16米;北側為第四世達賴(云丹嘉措)靈塔,高5.57米,加上1米高的木制束腰須彌座,通高達6.57米;南邊為攝政王靈塔,通高4.6米。靈塔制作精致豪華,皆以銀皮包裹,又嵌以珠寶奇珍,僅第三、四世達賴靈塔就耗去白銀14800兩。大殿二樓只有一個“甘珠爾拉康”,余為庫房。拉康內所藏《甘珠爾》經典
很多,原有3部珍貴藏本:一部為明朝后期云南土司木增所送的理想版《大藏經》;另一部為清康熙時木刻經文;不有一部是清康熙四年(1675年)第巴·洛桑土都為達賴嘛祝壽而用金汁抄錄的全部《甘珠爾》經文。
大殿三樓有一小殿叫“強巴通真拉康”。內供巨型的強巴通真銅像,據(jù)說這是強巴佛長到8歲時的身量像,系乃東王應宗喀巴吩咐而造的。塑像頗帶幾天稚氣。為佛造像中的佼佼者。佛像前供有一個法螺,據(jù)說是宗喀巴授命絳青曲結建哲蚌寺時贈送給他的法物。佛殿頂部的金頂特殊,為方形尖頂式。佛殿門上懸掛“穆隆元善”漢文匾額一方。匾上刻有橢圓形篆字圖章一枚,文為“大清道光丙午年孟秋之印”,后面亦刻圖章兩枚:一為“勿穆氏”3字;一為“琦善之印”4字。這塊匾額是時任駐藏大臣的琦善在他任滿調離西藏的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7月刻制奉獻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清朝政府對藏傳佛教的扶植利用政策。
大殿四樓為釋迦佛殿,主供釋迦牟尼說法像,據(jù)說是這500兩白銀制成的。兩旁置銀塔13座。側殿為羅漢堂內供佛教中的歷代祖師和羅漢等神像,并供有哲蚌寺主要大活佛的報身像。佛殿頂部建有一金頂,為歇山式;金頂下有華麗的斗栱,系借鑒內地建筑營造法式。
哲蚌寺四大扎倉
扎倉既是格魯派寺院的學經單位,也是措欽大殿以下的一級管理機構,其建筑也僅次于措欽大殿。扎倉的建筑基本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該扎倉僧人聚集的大經堂,一是各佛殿。扎倉下面是康村,如果說舊西藏的寺院是一所綜合大學,那么扎倉相當于系,康村相當于班級,米村就相當于小組。哲蚌寺的洛塞林扎倉有26個康村,每個康村都有自己獨立的經堂和僧舍,每個康村又有若干米村。
哲蚌寺建成初期有七個扎倉,分別由絳央曲結的七大弟子主持,后來各地來寺的僧人不斷增多,根據(jù)僧人學經內容和籍貫合并成眼下的羅賽林、郭芒、德陽和阿巴四大扎倉。后一個為密宗扎倉。
羅賽林扎倉
羅賽林扎倉是哲蚌寺最大的扎倉。它的建筑面積約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經堂和佛殿兩部分。經堂有102根柱子,面積1053平方米,兩邊經架壁立,總長約60多米,放滿各種經典。經堂陳設裝飾不亞于措欽大殿。經堂后背是強巴佛殿,并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內供滿各種佛像。扎倉的僧人人數(shù)是全寺最多的,他們主要來自康區(qū)和云南等地,扎倉下轄23個康村。
郭芒扎倉
郭芒扎倉僅次于羅賽林扎倉,也分為經堂和佛殿兩部分。經堂面積985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柱子排列均與羅賽林扎倉相同,共有102根柱子。佛展部分由三個拉康組成,即且巴拉康、敏主拉康、卓瑪拉康。郭芒扎倉下屬有16個康村,有的較大的康村下面再分設米村,米村是以更小地域范圍劃分的僧團組織。
德陽扎倉
德陽扎倉在四大扎倉中建筑面積最小,約952平方米,其經堂共有62根柱子,面積375平方米。經堂后部為佛殿。
阿巴扎倉
阿巴扎倉是哲蚌寺的密宗學院。哲蚌寺規(guī)定,僧人在其他扎倉修習密法。阿巴扎倉位于措欽大殿的右后側,最前部為一封閉式的庭院,庭院四周是僧房,后部為經堂,經堂共有48根柱子,面積467平方米,經堂四壁繪有密宗題材的壁畫。
哲蚌寺主要佛事
哲蚌寺的法事頗多,每逢大型佛教紀念日和藏歷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舉行相應的法事。還有一些僧俗同慶的活動,其中場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頓”了?!把╊D”藏語意為“酸奶宴”,原先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按照佛教的法規(guī)戒律,夏天有幾十天禁止倍人出門的“夏居居”,直到解制為止。在開禁之日,世俗百姓以酸奶施舍。后來“雪頓”的內容更加豐富,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相結合,規(guī)模不斷擴大。藏歷六月三十日“雪頓節(jié)”當天,先是以哲蚌寺為中心,清晨展覽巨幅佛像唐卡畫,接著舉行藏戲會演,實為僧俗同樂的樂節(jié)日。
雪頓節(jié)是哲蚌寺的最大的宗教節(jié)日,現(xiàn)已成為拉薩地區(qū)的最大節(jié)日之一。當佛教在印度盛行時期,戒律規(guī)定夏季三月僧人不準外出以免踩殺昆蟲。在僧人夏季安居期間,地方上向僧人貢獻數(shù)次牛奶和酸奶宴會。在西藏最早繼承這一傳統(tǒng)的是哲蚌和色拉寺。最初也和印度一樣,在僧人夏季安居時期,地方頭人和百姓向僧人貢獻奶酪。在五世達賴喇嘛時期,扎西雪巴藏劇團、協(xié)絨野牛舞團等來到哲蚌寺甘丹頗章廣場為達賴喇嘛敬獻各類節(jié)目,也為哲蚌寺展佛和輪換知事僧等活動拉開序目。十一世達賴喇嘛十一歲時,即公元1849年,在羅布林卡的格桑頗章宮后面興建鄔遙寢宮,從此,達賴喇嘛夏季住羅布林卡。在雪頓節(jié)期間,西藏各地的著名劇團都來到羅布林卡進行表演,向達賴喇嘛敬獻各類節(jié)目,藏戲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十三世達賴喇嘛時期,雪頓節(jié)期間邀請西藏各地著名的藏劇團、歌舞團在羅布林卡演出,從此,雪頓節(jié)正式成為西藏著名的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