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九華山位于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認為,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全山現(xiàn)存78座寺院。其中化城寺等9座名剎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第1張

“每當紅日西沉,白云歸山岫,蒲牢一擊,鯨鏗徐發(fā),四山響應?!边@就是九華山十景之一的化城寺晚鐘。化城寺位于九華山區(qū)的云山下。 化城寺原有大鐘一口,重約萬余斤,但已毀于兵燹?,F(xiàn)存的一口洪鐘,重約兩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鐘鑄造精美,體積超群,音質悠揚洪亮,以手輕叩即可聽到微微清脆悅耳的響聲,用槌撞之,則甕聲宏亮高揚,由近及遠慢慢地在山谷中消逝。特別是夜深人靜之時,聽到此鐘聲,尤為清悠,仿佛置于天上佛國,令人超凡服俗。因此,朝山進香之人,無不醉聽化城晚鐘,領略一下“化度群生悲愿宏,城開兩序別西東;晚來香火因緣盛,鐘送梵音澈太空”的古鐘圣音,以除卻人間煩惱。

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寺和總叢林?!盎恰泵觥斗ㄈA經(jīng)》。相傳晉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為庵。

唐開元年間,僧人檀號居之,寺額曰“化城”。建中二年 (781 年 ) 池州郡守張巖奏請朝廷移舊額“化城”于該寺。貞元十年 (794 年 ) 金喬覺 99 歲圓寂后,被僧眾視為地藏菩薩化身,化城寺遂辟為地藏王道場。南宋末住持僧廣宗,后稱為冠傳禪師。元至治初(約1321年)住持僧真觀,后稱為無像禪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住持僧宗琳、法鑒將其擴建為叢林。

九華山開山之寺-化城寺

宣德十年 (1435 年 ) ,居南京靈谷寺的福慶禪師 ( 號云巖 ) 因年老回九華山住持化城寺,又重建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祖師、金剛、天王、伽藍等殿,擴大了東序寮房。正統(tǒng)間,住持僧道泰,繼后都岡、法演、法廣擴建佛閣方丈廊廡、地藏殿、石階,組成西序寮房。隆慶六年(1569年)徽州商人黃龍鼎捐款重修。萬歷十四年(1586年)、二十七年(1599年)朝廷先后頒賜《藏經(jīng)》。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住持僧量遠赴京,朝廷賜以紫衣。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池州知府喻成龍重修并增建“聚華樓”、東西二序(亦稱二宮)、七十二寮房,化城寺遂為“九華諸寺之冠”,成為總叢林??滴跛氖曛了氖哪?1703一1705年)三次降旨遣內侍來九華進香、賜銀并賜額“九華圣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賜御書畫額“芬陀普教”。咸豐七年(1857年)寺被毀,唯存藏經(jīng)樓。光緒十六年(1890年)住持僧論法與貴池信士劉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進。1926年住持僧鎮(zhèn)安。1926年釋容虛在此創(chuàng)辦“江南九華山佛學院”。1944年至1947年住持僧寶嚴。1948年住持僧化雨。民國期間為九華山佛教會駐地。1955年青陽縣人民政府重修寺院。

1968 年全寺佛像被毀。1981年寺院重修,辟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展出館藏文物1800余件。全寺面積3500平方米。

1981 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化城寺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確定化城寺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對芙蓉峰,北倚白云山,東鄰東崖,西接神光嶺,四面環(huán)繞如城,古人有“內外峰圍涌玉蓮”之稱。

化城寺前后四進,隨坡勢逐級升高,氣宇軒昂,莊嚴古樸。沿著刻有理花古錢的石板路前行,迎面有一塊由石鋪成的廣場,這是舉行廟會和大型佛事活動的場所。寺前有放生池,又名偃月池,環(huán)池砌有石欄。池水澄澈如鏡,天光云彩;蒼山古剎,盡入水中。

放生池北,寺前階下并峙石獅一對,一只戲球,一只攜抱幼獅。均高164厘米、長75厘米,底座高、長、寬均為64、90、45厘米。高大古樸,傳說為唐宋遺物,基本完好。

從石獅旁上十五步臺階至瑤臺,再上三級則到化城寺大門廊下。古寺的山門,寬五間、長六丈、高二丈,上懸“化城寺”,匾額。廊內卷檐下三個大門,雕梁畫棟,頂梁為石欄,并刻楹聯(lián)兩副:一為“華崿峰前香云縹緲,化城寺里花雨繽紛”;一為“大圣道場同日月,千秋古剎護東西?!?/p>

化城寺為四進院落式建筑,采用硬山頂,小青瓦屋面,一、二、三進為單檐、四進為重檐。一進山墻仿浙北封火墻,二、三、四進山墻采用皖南民居馬頭墻形式。四殿宇分別置于三個臺基上。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第一進為靈官殿,進深 16.5 米,面闊 5 間,有兩個小天井,兩側為廂房。其臺基比平面高出3.7米。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第2張

第二進為天王殿,寬 20 米,進深 20.5 米,敞廳堂,有落水天井,東、西兩側有半廊。殿廳上方的藻井,四周鑲畫板一圈,呈滿天星斗狀,結構嚴謹,造型精美。其臺基比第一進高出1.5米。

第三進為大雄寶殿,進深 20.5 米。殿宇門楣以上為水紋格欞。殿梁上,原懸有明朝末代皇帝祟禎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題賜的匾額,在十年動亂中被燒為灰燼。五通間的隔扇,全是菱花格,下邊浮雕著博古、八寶等物。中間刻著海榴、仙桃、梅花、蘭草之類的花卉、鮮果。殿門正面佛像臺基由漢白玉砌成。大雄寶殿正上方有大、小三個藻井,建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大藻井,直徑440厘米,深170厘米,底部四面八方,環(huán)繞木斗拱一圈。八角部共雕飾8條飛龍,加藻井頂端1條飛龍和珠球,組成“九龍戲球”。九條纏繞交錯的游龍,首尾相顧,龍頭伸向正中的一顆明珠。游龍生動多姿,明珠光焰四射。藻井自底部向頂端分5層疊壘,第一層角部雕飾金花8朵;次下二層,雕飾祥云共16朵;余下二層,雕飾蝙蝠16只,至今完好,重新油漆。大藻井兩側,有直徑均為300厘米,深均為170厘米的兩藻井。底部大方框與頂端小方框均為斗拱連接。殿內有一“愿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的楹聯(lián)。佛像的造型,雖形狀各異,從未有兩手下垂的造型。楹聯(lián)對仗工整,通俗易懂,用語并非佛家語,卻祈求佛的法力使人心公平。

最后一進為 3 層藏經(jīng)樓,高 20 米,進深 14 米,其臺基比大殿高出2.7米,為明代建筑。

九華山是江南古文化發(fā)達區(qū)域之一。歷代儒、釋、道人物紛至沓來,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寺院文物大約有2000余件。

1982 年,九華山管理處在化城寺設立了“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將全山絕大多數(shù)文物集中于此,展出物館藏文物達1800余件。茲將化城寺主要文物介紹如下。

貝葉經(jīng)。人們在佛堂、靜室常見的“簾卷春風暖,經(jīng)翻貝葉香”春聯(lián),其中的“貝葉”即是指的“梵文貝葉經(jīng)”,俗稱“貝葉真經(jīng)”。這是古代印度佛教徒,用鐵筆在貝多羅樹葉上刻寫的佛教經(jīng)文。唐僧玄奘去西藏取經(jīng),取的即是此種經(jīng)文。據(jù)史料記載,宋高僧圓道從西域歸來,得梵文貝葉經(jīng)四十札,藏西安大雁塔。九華山所藏貝葉經(jīng),大約即源于此。九華山現(xiàn)存梵文貝葉經(jīng)二札。一札內藏10葉,每葉長52.5厘米,寬6.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每葉距葉片兩端17厘米處有裝訂小孔。夾貝葉經(jīng)冊頁上有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竹禪題跋。此經(jīng)為畫僧竹禪捧呈九華。另一札夾板上畫有紅黑兩色相間荷花瓣,內藏73個,每葉長39厘米,寬5.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葉片距兩端12厘米穿孔處,有線繩貫穿,可系可解。

經(jīng)始傳至九華山年代無考,但肯定較為久遠。以上兩札《貝葉經(jīng)》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1988年2月1日經(jīng)國家文物鑒定,暫定為二級藏品。

明《藏經(jīng)》共有兩部。其一:即明萬歷十四年 (1586 年 ) 三月神宗朱翎均之母慈圣宣文明肅皇太后頒賜的《藏經(jīng)》。會頒經(jīng)諭文1件,始藏拱金閣,清嘉慶二年(1797年)不慎失于火萬歷十四年頒經(jīng),為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刻版,“大明萬歷二十年七月吉旦,慈圣宣文明肅皇太后印造”。共計667函677l卷。經(jīng)書長35厘米,寬13厘米,一律用長66厘米、35厘米的白開化紙粘折而成。每版5頁,每頁5行,每行17字。上下印有雙邊。全部函號編碼以《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流?!钡捻樞蚺帕小C鳌恫亟?jīng)》始藏景命閣,后移置化寺藏經(jīng)樓,分藏四個大藏柜中。清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軍與清軍激戰(zhàn)九華山,化城寺前殿、中廳、大雄寶殿均毀于兵燹,唯后殿(即藏經(jīng)樓)幸存。今全部《藏經(jīng)》藏于677個樟木中。這是目前僅存的兩部保存完整的明代《藏經(jīng)》之一。1988年2月1日國家文物局定為二級藏品。其二: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閏四月二十四日神宗頒賜《藏經(jīng)》一部。經(jīng)文函卷數(shù)尚未清點。每卷上印“大明萬歷戊戌年七月吉日奉旨施行”。經(jīng)卷規(guī)格與正統(tǒng)版相仿。頒經(jīng)渝旨保存完好。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血經(jīng)》。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在九華摘星庵苦修,共耗去28年時間以指血調研銀珠濡筆恭書《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一部,故有《血經(jīng)》和《明代血經(jīng)》之稱。祟禎三年(1630年)明思宗朱由檢派員朝圣并敕封無瑕和尚肉身為“應身菩薩”,裝金供奉。這部《血經(jīng)》遂被僧眾護如至寶,倍加珍藏。后幾經(jīng)戰(zhàn)亂,《血經(jīng)》保存完好,朱色未褪,今藏于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全經(jīng)81卷,每卷由15張白宣紙粘合,每張紙60.5厘米×33厘米,上抄經(jīng)文20行,每行15字。每卷共折60面。1988年2月1日經(jīng)國家文物局鑒定為一級藏品。

釋迦牟尼銅像。高 198 厘米,寬 142 厘米,重 900 公斤,由上身下身兩部分組成。鑄有“尉遲敬德監(jiān)造”字樣。尉遲敬德隋末歸唐,曾來九華山建佛寺。經(jīng)鑒定此尊佛像造于宋代,“尉遲敬德監(jiān)造”乃偽托。原置三天門聚龍寺,后移置化城寺藏經(jīng)樓下。像身斑駁,定為二級藏品,是九華山最大最古的銅佛像。

明神宗圣旨。即明神宗萬歷二十七年 (1599 年 ) 頒賜藏經(jīng)敕諭1件。諭文寫在鵝黃色蠟箋紙上。幅面為86.5×40厘米。上有內外二方框,相距7.5厘米,框內四周繪制描金飛龍12條。蓋有陽文“廣運之寶”御空,邊長11.5厘米。其文曰:“敕諭九華山地藏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發(fā)誠心印造佛大藏經(jīng),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經(jīng)首護持,已諭其由。爾住持及僧眾人等,務要虔潔供安,朝夕禮誦。保安眇躬康泰,宮壺肅清。懺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仁慈善教。朕成恭巳無為之治道焉。今特差內官監(jiān)太監(jiān)漢經(jīng)廠表白李官,赍請前去彼處供安,各宜仰體如悉。欽哉,故諭。大明萬歷二十七年閏四月二十四日”。1988年2月1日經(jīng)國家文物局鑒定為一級藏品。

清康熙皇帝御書??瑫熬湃A圣境”四字。每字長 58 厘米,寬40厘米,幅面長192.5厘米,寬95厘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玄燁南巡,三月回鑾駐江寧府時書寫。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化城寺的幽冥鐘。高 199 厘米,底口徑 141 厘米,厚 4 . 5 厘米,二龍四爪合背鈕。鐘一例鑄“南無幽冥散主地藏王文佛”牌位,高60厘米,寬40厘米,上有二龍,鐘上方一圈鑄“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每字徑13厘米,寬115厘米,鐘下方寬17.5厘米,一圈鑄二龍戲珠,寺庵名和功德芳名10排11行,共183個,另五行鑄“簡稱提督總理制造局洪寶麟監(jiān)造,署兩江總督巡撫沈秉成倡建,千總陳萬順承造,孔昭溶沐手敬書,大清光緒十七年夏日鑄”等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第3張

《心經(jīng)圖章》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 12 頁,每頁篆刻印模10枚,記印章模120枚。竹撣作。藏九華山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以畫說法》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梅蘭菊竹畫11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品。

《隸篆小品》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篆書法小品13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諦聽。一座。傳為地藏王坐騎,地藏王就是坐它由新羅國渡海來到九華山的,它頭上只有一只角,俗稱“獨角獸”。長73厘米,高66厘米,重250公斤,純銅鑄成。上刻文“姑蘇梅誠吾造”,清康熙年間眾姓募化冶鑄并敬獻九華。佛教信徒視為珍寶,香客更尊為吉祥之物,常有人在朝拜地藏時用銅元、制錢在“諦聽”背上磨擦幾下,然后帶回系在小孩子身上以“避邪”、“降?!薄,F(xiàn)藏于九華山文物館,定為二級藏品。

安徽九華山化城寺

化城寺釋迦牟尼玉坐佛。高 74 厘米,寬 56 厘米。造于明末清初,定為二級藏品。

九華山文物眾多,上述僅是九華山歷史文物館中藏品中的一部分。其余有歷代朝廷賜給九龍山金、銀、銅、玉印不計其數(shù);歷代銅、鐵、玉質佛像和數(shù)百口合金鐘及器皿,鑄造精良,造型古樸優(yōu)美;歷代名瓷如唐三彩、景泰藍、釉紅、青花瓷亦不在少數(shù);歷代名人字畫400余種;各種碑、塔、墓及摩巖石刻遍及全山。這些珍貴的寺院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們人收藏保護的結果,是九華山佛教歷史的見證,也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瑰寶。

華城寺現(xiàn)任方丈常敏法師,43歲,甘肅人,1983年出家,師從明心法師。

【聯(lián)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qū)化城寺

電話:0566–5011367

郵編:2242811